启航梦想,绽放青春 湖南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欢迎您!
发布时间:2025-03-04 作者: 点击量:
一、学院概况
会计学院是湖南工商大学具有传统办学优势和品牌声誉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拥有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数智会计学系、大数据财务管理系、智慧审计学系、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中心等教学机构;拥有会计学、会计硕士(MPAcc)、审计硕士(MAud)、工商管理(MBA——会计信息与公司财务决策方向)等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置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数据资产与智慧财务博士培养方向,正在大力推进会计专业博士点建设。开设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专业均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财务管理学》《基础会计学》等课程为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学院历年招生录取线稳居学校前列。
二、学术顾问
陈晓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及数据智能领域的著名专家。现任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湘江实验室主任、中南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副主任、湖南省科协副主席、湖南省院士咨询与交流促进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决策理论与决策支持系统、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数据智能与智慧社会等领域的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光召科技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20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00余篇,近五年四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0余项。
三、师资队伍
会计学院目前拥有一支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合理、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教师中有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0余人,博士35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7人,省级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各方向责任教授2人,省级青年教师教学能手2人。
四、科学研究
依托校党委书记陈晓红院士领衔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一流学科,学院设立社会责任与资源环境会计研究中心、大数据财务分析研究中心、廉政审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在社会责任与资源环境会计、会计信息与公司财务、行为科学与管理创新等重点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项,进账科研经费1200余万元。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审计研究》《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等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主编教材20余部,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成果奖12项。
五、专业介绍
1. 会计学专业
会计学专业历史悠久,是湖南工商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1949年建校即培养会计人才,1983年招专科,1994年招本科,2014年招学术型硕士,2015年招专业学位硕士,并成为博士点建设专业。近年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是湖南省首批特色专业(2008),首批高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6),首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A类专业(2018),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本专业有一大批专兼职结合、理论实践互补的师资队伍。核心专业课程高级财务会计和基础会计学分别是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会计学专业融合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和财政学等专业知识,是学习和研究如何对企事业单位的各类交易事项进行确认与计量,为各类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信息的的商科专业。本专业以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学等专业课程为核心,配合相应的实验和实践训练,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本专业依托湖南工商大学齐全的经管学科门类,共享全方位优质资源,具备完整的专业生态链优势和鲜明的商科特色。
2. 会计学专业(智慧会计卓越班)
会计学专业(智慧会计卓越班)是湖南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适应国家“四新”经济发展需要,依托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优质办学资源,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融入专业应用场景而开设的交叉融合型专业方向班。
智慧会计卓越班在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单独设置了具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7 门前沿交叉型专业课程;通过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对接业界现实需求,依托包括天职国际、用友新道等业界领军企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将“业财融合”理念全面引入人才培养实践;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形成理论与实务交叉、校内与校外交叉、专业与技术交叉的高质量师资团队,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3. 财务管理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是湖南工商大学最早开办的六个本科专业之一。1994 年招收本科生,是校级重点专业;2006 年获评首批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2008 年获评湖南省级首批特色专业;2009 年获批湖南省普通高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立项建设;2018 年顺利通过湖南省专业综合评估;2020 年获评湖南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 年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14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5%,100%博士师资。
财务管理专业依托湖南唯一的会计学院办学资源,构筑完善的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体系,以优质校友资源为内核,“点-线-面”全价值网拓展合作范围,实行校内、校外、创新、竞赛“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交叉融合逐步凸显,依托“学校大交叉、学院小交叉”,协同学校齐全的理科门类,利用全方位的优质资源共享条件,融合构建“数字+”“绿色+”专业。
4. 审计学专业
湖南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审计学专业,围绕“工”“商”融合的学科发展思路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响应新发展格局下廉政监察、碳达峰与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对特殊审计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胜任传统财务审计、政府廉政审计、资源环境、社会责任审计和数字审计等领域的卓越审计人才。
审计学专业起源于2006年的注册会计师方向班,2011年审计学本科专业获批设立,《审计学》立项校级精品课程,同年开设ACCA班,2015年开设政府廉政审计方向;2018年获批审计硕士学位点,是湖南省唯一的审计硕士学位点,2020年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成为湖南省唯一的审计学国家一流专业。2023年审计学全国软科排名A类第15名。近年来,审计学专业教师先后在企业社会责任、资源环境与数字经济领域立项国家项目5项,在《会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经济学动态》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多项。
六、人才培养
学院人才培养条件完备,拥有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会计学“十三五”综合改革试验项目、智慧财务与审计实验室、智慧会计实验室等教学与实践平台,建设有包括“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中国长城信息产业集团”等省级实践基地在内的校外实习基地40多个。与此同时,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等各项比赛中屡屡获奖,毕业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考研率稳步提升,年度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财会领域的骨干力量。
在学校“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一流工商大学”的战略目标引领下,会计学院践行“交叉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理念,努力夯实本科教育基础,持续提升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突破博士研究生教育,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卓越会计学院。